4月25日,《光之剪影》中法剪纸艺术交流展在黄鹤楼美术馆(白云阁)一楼开展。本次展览作为“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视觉艺术类的项目之一,以“各美其美”为核心理念,汇聚近百幅中法剪纸匠心之作。
黄鹤楼美术馆所在的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其渊源可追溯至东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登楼咏怀之地,承载着长江文明的精神脉络。如今它化身为中法文化互鉴的当代载体,让剪纸艺术的镂空光影与古建筑的雕梁画栋相互辉映、共鸣共振。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纪蒙田Christian THIMONIER曾在1984年来过武汉,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武汉,他看到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表示,很高兴刚一上任就来参加中法文化之春在黄鹤楼举办的文化活动,武汉这片热土,正为中法合作提供无限可能。
展览现场,中法艺术家的作品各具特色,尽显“各美其美”的艺术真谛。中国艺术家刘士标的“工业剪纸”系列令人眼前一亮。作为“武钢剪纸”创始人,他以武汉工业发展为灵感源泉,将传统剪纸技艺与现代工业元素巧妙结合。他的刻刀下,起重机如鹤舞长空,齿轮组若莲花绽放,在铁与火的刚性美学中,暗藏《天工开物》的东方智慧——工业不再是冰冷的庞然巨物,而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舞的当代图腾。在《炉火正红》中,炽热的钢水在剪纸中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火红的色调与灵动的线条,生动再现了老武钢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武钢风采之轧钢》通过细腻的线条,精准勾勒出轧钢生产环节机械运作的精密与力量,展现出工业生产的韵律之美。这些扎根于武汉工业沃土的作品,恰与白云阁遥望的汉阳铁厂旧址形成时空呼应,让“钢与纸”的对话成为一部流动的荆楚工业史诗。
法国艺术家弗拉热Emmanuel Fornage为法国四十座城市(地区)量身定制的童话剪纸作品,尽显法兰西式的浪漫风情。从普罗旺斯薰衣草田幻化的紫色星云,到布列塔尼海岸线蜿蜒成海妖的鳞片;从巴黎圣母院石兽衔着月光跃入剪纸褶皱,到阿尔萨斯木筋屋巷在几何色块中重生,每一幅作品皆是城市灵魂的光影显影。这组“童话地图”不仅是对法国文化多样性的礼赞,更暗合“中法文化之春”的初心——以艺术破除疆界,让不同文明在轻盈处相拥。
来武汉旅游的余女士与朋友表示,非常幸运与这场展览不期而遇,“原本只是来看黄鹤楼的,没想到在景点内闲逛时发现了这个展览,这些剪纸艺术好看又出片,这绝对是我们武汉之行最珍贵的记忆之一!”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像余女士这样“偶遇”展览的观众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不少观众表示,这个中法剪纸艺术展览,让他们对武汉的文化底蕴竖起大拇指,也对武汉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有了新的认识。
本次展览也是“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以来,中法文化之春已成为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外国艺术节,同时也是法国在海外影响力最广的文化盛事之一。作为文化与艺术交汇的桥梁,艺术节始终致力于促进法中两国艺术家及文化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将以大胆的策划覆盖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电影等多个领域,为中国观众再次呈现极为丰饶的法国艺术景观。
“光之剪影”中法剪纸艺术交流展将持续至5月2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