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门槛”落户,再添一城!
9月11日,武汉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落户政策相关条件的实施意见》。
之前武汉的落户门槛本来就不高,现在重点企业员工直接落户,其他的由满两年社保改为6个月,随迁夫妻由5年改为1年婚期……
可以看出,武汉的步子迈得越大越急切,几乎是“零门槛落户”!
今年6月份,湖北就已经发文取消除武汉之外全省其他区域的落户限制,这下武汉也放松了,湖北省的大门已然全部打开。
早在七普数据出来的时候,我当时还挺震惊的,湖北作为中原大省,十年人口增长51万,平均增速为0.9%,接近停滞。
除了武汉之外、咸宁、恩施,其余地方人口基本原地踏步或者是人口普遍流出,以至于湖北整体的人口增量全国排名倒数第八,就连江西都不如。
所以湖北全省放开落户已经迫在眉睫了,但从湖北各地方的人口增量来看,也就只有武汉是能打的。
也许是其他城市人口吸引力实在是太差了,即便零门槛也无法吸引人口。
湖北这才不得不放大招,直接把省会武汉放出来,做最后的冲刺。
不仅是湖北省,武汉自己也急。
这次七普数据显示,武汉十年人口增长254万,排名全国第九,虽然保住了前十的地位。
但作为中部第一城,武汉的250万和西安的448万、郑州的397万相比差距非常大,甚至比长沙还少50万。
要是再不放下身段抢人,武汉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要被抢光光了,尤其是大学生。
我之前就写过武汉,其实武汉的经济基本面好,底子也非常扎实。而且,武汉的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数量非常多。
每年要是能把这些大学生留住一部分留在武汉,足够支撑武汉的人才储备,也支撑楼市的基本面。
武汉也想到了,在2017年就推了大学生买房优惠,比如大学生八折买房优惠,为大学生设置最低底薪等等。
福利政策还是很有用的,从2017年开始至2020年,武汉的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0%、0.8%、0.1%、0.2%,由负转正。
根据武汉市委组织部公布的数据,2017-2019年新增留汉大学生共109.5万人,2020年,新增留汉大学生30.2万人。
为了留下大学生,武汉都是砸出真金白银,也尝试努力过。
但无奈一线城市的虹吸力太强了,大学生为谋求发展想去更大的舞台发展也是情理之中。
2020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总量123万人,仅次于广州,但武汉的大学生留存率依旧不算高。
以最知名的华中科和武汉大学为例,2020年留本省工作的比例都不超过30%,华中科去大湾区的人数比留本省的还多,其余的都跑去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地。
真的是孜孜不倦地为全国输送人才啊!
大概武汉已经知道大学生的尿性了,这次已经不把重点落在大学生上,而是继续把范围扩大,只要你缴纳社保满6个月,都可以直接落户。
毕竟7月中,武汉新一轮城市规划公布,其中提到2035年武汉人口目标是2000万人。
现在武汉共1232万人,距离2000万还差768万人,平均下来一年要吸引54万人才可以。
从过去数据来看,武汉也从没试过一年新增54万人,所以这个目标对武汉来说真的不容易,“零门槛”落户就是武汉打响抢人第一枪,我预计接下来武汉在抢人上还会推出更多的利好福利政策。
最后说到武汉楼市,抢人对于楼市来说肯定是一次利好。
今年5月份以来,武汉新房市场就一路走低,这个8月份更是跌倒谷底。
目前武汉除了光谷等一些地段好的新房好卖,其他的销量都很一般。
二手房由于严控信贷,比如利率上涨,限贷停贷等政策,成交更是惨淡。
7月份武汉二手房成交2395套,8月份直接降到346,环比减少85.55%。
根据武汉本地媒体报道,有中介人员透露,其所在中介门店已有两个礼拜没开单了。
自从2019年来武汉二手房市场一直萎靡不振,过去二手房价一度跌破2万,中间因为放宽落户,市场稍微有点好转,但疫情又遭受沉重打击。
加上今年执行严格的信贷政策,武汉二手房过去两三年一直很一般,阴跌下行。
当然现在全国的二手房都面临同样的惨况,也不仅仅是武汉,只要信贷一天不宽松,二手房都很难有起色。
不过好消息就是从价格来看,就在今年四五月开始,武汉二手房跌幅基本稳定在5%以内,走到了底部。
4月份也专门做了调研,今年对武汉想买房的,也是可以看房入手了,特别是刚需。
从过去两年来看,武汉有两类房子处于上行周期:
第一就是武汉市内的学区房。
第二就是光谷。
核心三环内多数还是没有涨,有些豪宅板块还是很坚挺的,比如二七滨江。
但是整体上呢,我对武汉的三环内还是看好的,特别是:
一些有规划的潜力板块,比如后湖,白沙洲,四新,光谷东。
各区的滨江板块。
这些都是有逻辑支撑的,只要楼市回暖,这些板块都会率先上行。对于三环外的(光谷除外),很多板块都是供给太多,去化周期过长,不是很建议。
这次人口新政选在9月份推出,对于武汉楼市来说犹如一针“兴奋剂”,也是希望为“金九银十”助势。
武汉这一轮不算涨很多,加上二手房市场冻结,目前市面上的降价笋盘还是挺多的,如果有心买房的话,现在可以淘一下,新房有优惠也可以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