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7时,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在东西湖区五环体育中心盛大举行。这是2019年军运会后,武汉市举办的又一项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本届市运会全面展示了武汉市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向全世界展现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面貌。
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不但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更以“活力之都、运动之城”的琴弦,奏响了奔向“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壮歌。在现场可以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自信的笑容,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正如点燃主火炬塔的王霜说的那样:“市运会的举办,火炬的点燃,就是‘点燃’武汉精神。今晚,这是一个非常美好、非常盛大的节日。”
■ 志愿者罗玉杰:
武汉是包容性城市,以后想留在这里发展
18时30分,距开幕式正式开始还有30分钟。在五环体育中心一层的媒体工作间门口,长江日报记者与两位年轻的志愿者聊了起来。据介绍,在这里工作的16名志愿者均来自武汉轻工大学。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担任媒体助理,为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提供相关的服务。
张春燕是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2019级的学生,她说:“我们是两个多月前收到市运会招募志愿者的通知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名,之后接受了一些相关的培训。前两天彩排的时候我们专门来到这里进行了实地培训。”她介绍,开幕式这天,大家中午1点半就从学校出发,来到工作岗位上做相关准备。
罗玉杰也是武汉轻工大学大二的学生。他说:“我觉得自己这份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一个运动会成功与否,跟它的宣传和传播力度相关。我们就是为记者老师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让他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报道,并能及时发布出去,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武汉的市运会。”
小罗是十堰人,在武汉生活两年他对武汉的感受是:“武汉真是一个特别大的城市,充满了包容性,而且现在的发展也是又好又快,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以及特别大的商业综合体,有很多时尚的娱乐设施。大家都说武汉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的新一线城市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小罗表示,虽然还有两年才毕业,但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我的想法是考研,读完研究生再争取留在武汉发展。”
■ 运动员代成龙:
武汉在体育设施、全民健身方面变化巨大
19时30分,各区运动员代表方阵入场。作为代表团的旗手,代成龙走在江汉区队的最前面。代成龙来自武汉市七中高三。一周前,以武汉七中为班底的球队在市十一运会青少组排球比赛中夺得男子冠军。这次,代成龙与排球队队友一起又作为江汉区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武汉市第七中学是享誉荆楚的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历经六十余年发展,成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该校的排球队常年在省市排球比赛中取得佳绩。对于此次出任市运会的旗手,代成龙说:“作为学校排球队的队长,这次又担任了江汉区代表团的旗手,能够给学校争光,我觉得非常骄傲也很荣幸。我和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开幕式,都希望为我们城市走出精气神。”他介绍,为了准备开幕式,他们在学校里进行了半个月的训练。“特别是上周,我们一边比赛一边走方阵,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他说。
作为高三的学生,代成龙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上所好大学”。“我想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测试考上湖南师范大学。如果有可能,武汉大学也想试试。”他说。
作为武汉人,代成龙表示:“这几年,我从初中上高中这段时间,感觉我们的学校还有整个城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体育设施还有全民健身的观念方面确实有很大变化。像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而且要求我们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身边喜爱体育锻炼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在体育设施方面更是大有改善,比如像军运会后,武汉建设了一大批新的高标准场馆。这次市运会的排球比赛就是在江汉大学的排球馆进行的,那里也是军运会的比赛场馆,真的是一座高标准的国际化场馆,我们在那里打感觉特别来劲。”
■ 舞蹈演员张瑞:
表演非常成功,作为新武汉人感到自豪
20时15分,参加了市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张瑞说,开幕式很壮观很好看,自己和同伴的表演非常成功,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我为自己作为一名新武汉人现场见证了武汉市运会的开幕而异常激动。”
张瑞说,自9月13日入选市运会舞蹈团队以来,先后在学校和五环体育中心训练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和学校100名同学一起承担《大地飞歌》节目的伴舞,在五环体育中心合练以来,每天中午12点从学校出发,回去都在晚上10点以后。确实有点儿累,但看到演出这么成功,就觉得值了。”
张瑞说,自己是河南信阳人,但从小在武汉长大,对武汉有很深厚的情感。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武汉人团结在一起的抗疫精神一直鼓舞着自己。“武汉人一直很自觉地戴口罩,这体现了武汉人的素质。武汉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我希望毕业后还能留在武汉,为建设美丽武汉出一份力。”
来源 长江日报